2023年加载中

当前位置 > 传承教学

【标准与规范】《国际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解读

呼市中蒙医院石学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2024-01-16 13:48  浏览量:693

引用格式:杜宇征,张丽丽,张亚男,等.《国际中医技术操作规范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解读[J/OL].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3,12(4):173-176.

《国际中医技术操作规范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简称《规范》),标准编号为SCM69—2021,是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国际组织标准,于2021年12月16日正式实施。本文将从《规范》制定的目的、重点与难点、具体推荐方案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针灸临床医师更好的理解与使用该《规范》提供便利。

一、制定《规范》的目的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于1972年,针对中风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疗法。他带领团队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从脑论治中风,以取阴经及督脉经穴为主的治疗体系,并在针刺手法上制定了明确的量学规范,改变了以往治疗中风病以取阳经穴为主,针刺缺乏明确量学规范的传统选穴原则及针刺方法,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及技术体系。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中国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目前,国内已推广至288家医疗机构,世界上已推广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规范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技术操作,促进该针刺法在海内外更广泛、更规范传播,特制定了本《规范》,本文兹将其研制内容与难点等问题的说明解读如下。

二、《规范》主要内容解读

(一)针刺手法量学要素

石学敏院士于1976年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概念,首次对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两次针刺间隔时间等针刺手法的四大要素进行了科学界定,使针刺手法更具有规范性、可重复性及可操作性。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针刺作用力的方向、大小、施术时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1.以作用力的切线方向定补泻,即石氏捻转补泻手法第一定义:以作用力切线方向定补泻,右手(术者)顺时针行针、左手(术者)逆时针行针为补;右手(术者)逆时针行针、左手(术者)顺时针行针为泻。捻转后双手拇指与食指闭合呈现“龙眼”为补,反之呈“凤眼”为泻(图1)。以内关穴为例,醒脑开窍针刺法中规定,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是以任脉、督脉为纵轴,以患者体位区分左右,捻转时拇指作用力方向为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同时施以轻插重提的手法。在临床操作时,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者身侧,面向患者。术者右手对应患者左侧,术者右手拇指行逆时针手法,相应的术者左手对应患者右侧,术者左手拇指行顺时针手法,即双手施术力的切线方向与任脉走行相反,并施以轻插重提的手法,即为捻转提插结合泻法。因任、督二脉“一源三岐”,皆起于胞宫,所以当患者体位为俯卧位时,施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双手拇指捻转作用力切线方向与督脉相反。较之古医籍中记载的“迎夺左而泻凉,随逢右而补暖”,及近代“大指向前为补,大指向后为泻”等论述更加具体化、规范化。

2.以捻转的频率及幅度定补泻,即石氏捻转补泻手法第二定义。捻转时,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幅度小于90°、频率在120~160次/分)为补法;反之,大幅度、低频率(捻转幅度大于180°、频率在60~90次/分)为泻法。

3.雀啄法是由我国古代术式捣法衍生而来,具有促使针感扩散、气至病所等功效。因中风病病位在脑,《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入属于脑”,故醒脑开窍针刺法选穴以督脉穴为主,但头面部肌肉浅薄,不能施以大幅度的针法,故采用雀啄泻法,即进针后,施以单向捻转,使肌纤维缠绕针体,再施以像鸟雀啄食般上下运动的行针手法,需要注意针体与皮肤不可发生位移。

 

图1  石氏捻转补泻法第一定义示意图。图1a为石氏捻转补法(龙眼);图1b为石氏捻转泻法(凤眼);图1c为石氏捻转补泻法操作视频

(二)施术方法

1.腧穴组成及应用范围。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一套完整的针刺治疗体系,分为主穴和辅穴,同时主穴和辅穴又分别有两套组方,主穴方Ⅰ由水沟、双侧内关、患侧三阴交组成,俗称“大醒脑”;主穴方Ⅱ由印堂、上星、双侧内关及患侧三阴交组成,俗称“小醒脑”。主穴Ⅰ适用于中风后尚未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患者,宜至少连续应用主穴Ⅰ治疗3次;中风后意识障碍患者,宜用主穴Ⅰ治疗,直至意识清醒。主穴Ⅱ适用于中风后意识清醒,且出现主动运动的患者。当中风后意识清醒,但主动运动尚未出现的患者,宜交替应用主穴Ⅰ和Ⅱ。辅穴Ⅰ和Ⅱ分别具有补益脑髓,疏通经络之功。醒脑开窍针刺法创立之初将下极泉、尺泽、委中定为辅穴,用于改善患侧肢体的功能障碍。经过石学敏院士团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风池、完骨、天柱这组穴可以显著改善大脑后循环缺血,因此,将这组穴定为辅穴Ⅰ,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尤其适用于后循环缺血患者,针刺后患者可出现脑供血改善的即刻效应,如头脑清亮、视物清晰。而辅穴Ⅱ(下极泉、尺泽、委中)适用于中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

2.操作步骤与要求。《规范》对针刺顺序、肢体摆位、进针方向、针刺深度、行针手法、是否留针、留针时间及是否得气均有明确规定。操作时需按照穴位组成顺序针刺。

醒脑开窍主穴针刺顺序:主穴Ⅰ先刺双侧内关、继刺水沟、再刺三阴交,辅穴Ⅰ按照风池、完骨、天柱的顺序针刺;主穴Ⅱ先刺内关、继之刺印堂、上星,再刺三阴交,辅穴Ⅱ按照下极泉、尺泽、委中的顺序针刺。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腧穴定位及行针手法的规定是在对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的客观准确认识基础上,将针灸理论及临床实践进一步完善提高。水沟位于鼻唇沟上1/3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针体刺入穴位后,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360°,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施雀啄泻法,流泪或眼球湿润为醒脑开窍发挥作用的体现,是针刺后脑神呼应的表现,反映出水沟穴施用雀啄泻法量与效的联系。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督脉入络脑,总督一身之阳气,而脑为元神之府,针刺水沟穴,可调督脉之阳气而醒脑神、开清窍。水沟穴分布着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分支,脑血管上的胆碱能神经纤维、血管活性肠肽能神经纤维均源于面神经的蝶腭神经节,对脑血管起舒张作用,可改善脑血流量,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下极泉穴,取穴为臂前区,极泉与少海连线上,极泉下1.0~2.0寸,避开腋毛,肌肉丰厚处。针刺时患侧上肢外展90°,充分暴露下极泉,直刺1.0~1.5寸,采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不留针。临床实际操作中,针刺下极泉穴时,患者不仅会产生上肢抽动的效应,同时还有向手指放射的电击感。结合针刺部位的解剖结构,所取的下极泉穴深部有前臂正中神经通过,而这些反应有可能与刺激前臂正中神经有关。

再如三阴交,关于如何得气与针刺损伤问题,《规范》操作要求:(1)无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取双侧三阴交,直刺1.0~1.5寸,采用捻转补法,双侧同时操作1 min,留针30 min;(2)合并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取患侧三阴交,胫骨内侧面后缘进针,针体与胫骨内侧面呈45°,刺入0.5~1.0寸,采用提插补法,以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不留针。针刺三阴交时,其进针方向与角度是重点,如果按照常规手法,与皮肤垂直进针,则避开了胫神经。即使用大幅度提插手法,也不容易引发下肢的抽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的针刺操作是通过对穴位相应的局部神经干适量刺激,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中其他腧穴的针刺,共奏开窍醒神、疏通经络之功。运用提插手法可以在针刺操作时适当调整针尖的方向,以试探并触及相应神经干,且由于提插手法可使针体在垂直于神经干的方向由浅入深、由深至浅地快速运动。故当针尖刺激神经干产生肢体抽动的针刺效应后,针尖及时远离神经干,以保证针刺只对相应神经干产生一个短暂的轻微刺激,避免了针刺不当对神经的损伤。因此,应避免粗暴的提插操作,宜采用轻柔熟练的针刺手法,以避免针刺损伤,此为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三)合并症治疗

针对中风病常见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如吞咽障碍、语言障碍、肩手综合征、手指功能障碍及足内翻等,在主穴和辅穴基础上,可配合应用点刺放血、阿是穴刺络拔罐及透刺法。改善吞咽障碍时,需注意风池与完骨穴针向喉结方向,使患者有如鲠在喉之感,促使患者进行主动吞咽动作。改善手指功能障碍时,合谷穴处一针向三间方向斜刺,另一针向第1掌指关节基底部斜刺。校正患者足内翻时,施术过程应轻柔缓慢,特别注意需将患足摆放至功能位,且需固定患者膝关节,持针自丘墟向照海方向缓慢透刺,在照海部位看到皮肤鼓起但针尖不刺破皮肤,且出现患足背屈时,应将针体退至皮下1.0寸,避免患侧下肢、足踝出现屈曲反射,而将针体夹弯,甚至出现折针或断针现象。

(四)注意事项

《规范》详细说明了在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有些穴位有一定刺激量,患者体质虚弱、气血亏损则针感不宜过重。在针刺前应观察患者状态,精神紧张、饥饿、饱食、醉酒、大怒、大惊及过度疲劳时不宜即刻进行针刺。在操作时应注意医师手指不宜直接接触针体,同时在刺血时,医师应戴医用手套,做好职业防护。

(五)禁忌

本《规范》中明确提出5条禁忌,分为全身禁用和部位禁用两种情况。当患者不能配合或有凝血缺陷时,全身禁用针刺;当患者处于脑出血活动期、恶性高血压时,禁用水沟穴;妊娠期中风患者,禁用合谷、三阴交等对胎孕反应敏感的腧穴;另外,针刺部位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时,禁用针刺。

三、体会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基于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充分认识和广义之神的深刻理解,创立的以取阴经穴及督脉穴为主的针刺理论和技术体系。“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是无论何种证型的中风病因病机发展到最终的总病机。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元气论》中有记载:“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节调于内,八邪消于外。”说明脑实则神旺,神旺、神盛才能正常发挥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能力。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无一不是神的作用,如目之所以能视,耳之所以能闻,鼻之所以能嗅,口之所以能言,体之所以能动等,均属神的功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中风后口眼喝斜、舌謇难言、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表现均是中风后“脑实”受损,神支配人体功能活动的功能受到抑制与损伤,因此需要重新恢复脑神的传导、联络及支配作用。

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捻转补泻法操作具有“天人合一、天人之道”的中医理论内涵和依据。人体分左右,左侧为阳,右侧为阴;补泻分左右,左转(大指向前)顺阳为补,右转(大指向后)逆阳为泻。元代窦汉卿的《针经指南》首次把捻转补泻技术规范到具体操作中:“问:捻针之法有左有右,何谓之左?何谓之右?答曰: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明代杨继州称捻转补泻为“子午补泻”,十二支方位:子在北,午在南,卯在东,酉在西。杨继州在《针灸大成》中指出:“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左转顺阳为之补;右转逆阳为之泻”,“补针左转大指努出,泻针右转大指收入”。左捻针,即拇指向前努出,次指向后为补;右捻针,即拇指向后收入,次指向前为泻。同样,明代徐风《席弘赋》亦指出:“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左右捻针寻子午,抽针行气自迢迢。”《医学入门》记载:“从子至午,左行为补;从午至子,右行为泻。”卯之南是午的方位,“左转”即从子位沿卯位转向午位,即捻针时拇指向前为补;卯之北是子的方位,“右转”即从午位沿卯位退回子位,即捻针时拇指向后为泻。石氏捻转补泻法结合患者不同体位,患者左侧肢体施用顺时针、右侧肢体施用逆时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可见,石氏捻转补泻在古医藉中有原始雏形,但石学敏院士传承、创新、发展了针刺补泻手法操作,使其更规范化,且具有可操作性。

在今后的操作中,需要对《规范》进行多方面宣传,使国内外更多的临床医师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提高临床疗效,保证操作安全,惠及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