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加载中

当前位置 > 学术思想

四、经筋病与刺络疗法

呼市中蒙医院石学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2023-09-24 19:28  浏览量:1275

1.经筋病的认识

  “经筋发病”在临床上往往不被重视,临床多强调经络、脏腑发病。而临床很多疾病均应该隶属于“经筋发病”。石学敏教授对经筋病颇有见地。将人体软组织病变,包括:肌肉、韧带、肌腱、部分神经等躯干、四肢、颜面等部位病灶归属于经筋为病。经筋病变是针灸治疗最佳适应症之一。《内经·灵枢》专门设有经筋篇。并赋予“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燔针劫刺”的治疗原则。石学敏教授根据该原则,制定了排刺法、透刺法、围刺法、阻力针法等等,适合于经筋病的针灸治疗法则。收到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

  石学敏教授将经筋病中“以痛为腧”的“痛”引申为病痛、疾痛。扩展了经筋病的治疗。比如:贝尔氏面瘫,是风寒之邪直中面部经筋。即选择瘫痪肌群进行透刺、排刺、围刺,加之刺络治疗效果极为显著。再如:周围神经损伤出现的肌肉萎缩,运用萎缩肌群的排刺,加之脉冲电针刺激,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这些疾病并不存在明显疼痛。是以其病患所在视为腧穴部位,赋予治疗即可收效。当然疼痛病变亦适合该论点。如肩周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三叉神经痛,因颈腰椎病引起的臂丛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等。

  2.刺络法的认识

  刺络疗法,又称“放血疗法”或“刺血疗法”,是针灸学古老治法之一。它是用三棱针、小眉刀、皮肤针等刺破病人机体的某些浅表血管,放出少量血液以达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古代称之为“刺血络”。

  古人对刺络法非常重视,《灵枢•九针论》中锋针就是刺络疗法主要用具,也就是现今使用的三棱针。文中指出:“故为之治针,必筩(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灵枢•官针》:“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综上所述,锋针作为刺络放血之用,可以治疗痈疡痹痛等痼疾。《内经》对刺络法的治疗原则、机理也有阐述。《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宛陈则除之”;《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官针》中更有“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具体方法的记载。《灵枢•血络论》进一步阐明刺络法的应用范围:如血脉“盛坚横以赤”、“小者如针”、“大者如筋”等有明显郁血现象的才能“泻之万全”。

  刺络疗法源于《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中的“络刺”,“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小针刺》云:“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素问•刺腰痛篇》云:“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横脉出血,血变而止”指出刺络疗法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消痈散结、活血止痛、祛瘀除邪而不伤正气之功效。

  单纯刺络法为血液自然流出,或稍稍挤压针刺局部。往往瘀血留驻不消,贼邪伏而不退。虽有祛邪、散风、疏经通络之作用,但不能达到尽去其邪之效果。石学敏教授观察到《医学源流》曰,“凡血络有邪者,必尽去之,若血射出而黑,必会变色,见赤为止,否则病必不除而反为害”。

  石学敏教授对刺络法的真谛充分领会,并挖掘创新,广泛应用于临床。根据经典之论,均明言血尽方可邪出。凝练出刺络法控制出血量是治疗的关键。但应用传统络刺法难求其尽,故思加负压之法。为此,设计了于病变部位点刺后置罐拔之。这样医生可透过玻璃罐直接观察出血量,来控制血量的方法。取名为“刺络拔罐法”。这样就达到预定标准,即行取罐,血尽邪出,故疗效速矣。该方法应用于临床诸多疾病,量学概念明确,操作简便,屡试屡验。在治疗发热、支气管哮喘、面肌痉挛、面瘫、神经性疼痛(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丹毒、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静脉炎、带状疱疹及各种皮肤病等病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比如:哮喘病是临床疑难病症之一,素有“内不治喘;外不治癣”的说法。以刺络拔罐治疗,达到活血行气,祛邪肃肺之功效。临床研究发现:刺络拔罐后,局部白细胞轻度增多和吞噬功能增强。以及网状内质系统吞噬功能的增强。因此,刺络拔罐具有治疗哮喘及消炎化痰作用。使哮喘病人发热渐退,痰液减少,痰鸣减轻,紫绀缓解。

  再如:带状疱疹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临床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中医系属邪实、郁结、毒热之实证。应用刺络拔罐法治疗以逐邪、散郁、活血、通络、泻热、止痛。控制出血量,往往能达到血出邪尽的效果。

  各种原因引起的体表疼痛之症,确定痛点或压痛点的准确位置实施刺络拔罐。可达血出痛止,立竿见影。

  总之,刺络拔罐法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具备见效迅速,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是非常值得推广应用的